锦衣夜行之后

发布于 2021-02-10  207 次阅读


    锦衣夜行。不解其意的时候以为这是个浪漫的词。“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的翩翩公子和妖冶婀娜眉眼如画的璧玉美人盛装打扮,在山间的青石小径上执手相看,月色或星光疏疏朗朗,竹叶或柳条摇曳婆娑,花香和水香萦绕盘旋。再有几只深夜不眠的鸟鸣上一两声助助兴,暧昧的气氛逐渐升华,多么美好。“爱情”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滋长着——一次梳妆换来一段情,果然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可惜就可惜在我臆想的浪漫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原意。锦衣夜行,无奈大于自得。生活的真相远比想象的浪漫冰冷。哪有辛劳一天后还精力充沛的怪人?哪有盛装出行不往社交场往郊外去的路痴?除了整天学习单调到几乎没有一点娱乐活动的学生谁还会把一个和自己性别,家世,性格不同的人放在心尖上没事儿就拿出来回味?还是不要喟叹什么人心不古了吧。古代的商人可以“重利轻别离”,司马相如也会为了学士之位忘了当年一见钟情的文君,逼得她写《白头吟》直抒胸臆。

    所以其实没有多大的差别。锦衣夜行大多穿给了不长眼的黑夜,袅袅婷婷的美人姿态也不一定都有诗人来欣赏。真实的锦衣夜行大概就是这样的吧,满心期待脚步轻盈地出门,再一无所得戴月披星而归。

    由单一的爱和暧昧延伸开去,如同锦衣夜行的故事好像处处都在上演。下属不眠不休夜以继日赶制出的企划案被上司轻易否决,朋友精心制作礼轻意重的一片心被对方弃若草芥。父母苦口婆心的千叮咛万嘱咐孩子照样转头就忘。我们没有关心他人感受的习惯。和颜悦色地对下属说:“尽管它没有被采纳,但里面的好创意还是不少的。”来让下属受到一点激励,很难吗?真诚地看着朋友的眼睛说:“你的心意我感受到了。”至宾主尽欢,很难吗?多添一两件衣服和出门前花几分钟找到钥匙,很难吗?用自己的方式和身边的人渐行渐远,真的是你或我的本意吗?

    今天锦衣夜行的人是你,我脚步匆匆视而不见,明天我想从你这里只会一点消息,你想起昨天的事置之不理,猜疑和不满开始在阴暗面滋生,厌恶至憎恨怕也只是时间问题。骨肉尚可以为行路,我们一无血缘二无誓约,凭什么非要看你顺眼不可?

    真是太糟糕了,除了弑父之仇和八字不合,人际关系的恶化几乎都是在这样的模式中发展的吧?维持关系既易也难,时时分点心去关照一下身边人的情绪罢了,谁会说“做不到”呢?可谁又会一直做呢?

    锦衣夜行啊夜行,光天化日之时,这画面是否会有改观?没有了墨色正浓作借口的行路人多半会夸奖吧?漫不经心的态度和敷衍的语气。连粉饰的想法也没有。是坦荡荡呢,还是不在意呢?

    古老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也就不难理解了。“十年磨一剑”的贾岛自然希望“今日把示君”,一千多年前排众而出远走塞外的王嫱,那一瞬是她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了吧?满朝文武乃至圣上的惊艳目光是她余下半生的背景布了。你尽可以说我虚荣,但我就是要以才学做折扇,以美貌为衣冠,一朝成名天下知。就像曾经的李斯,在刑场上后悔,怀念的是脚边跟着黄狗,臂上停着苍鹰,和儿子去东门外的山岗上打猎的日子。嵇康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闹得满城风雨之后,留下的遗书竟然告诉儿子说做人要谨慎小心,要学会看领导眼色。尽管刑场上《广陵散》也弹得像模像样,可谁知道他有没有后悔过呢?

    嵇康,李斯或昭君,他们的人生或许本不该如此落幕的。李斯本应该做一个小官平稳一生的。嵇康正正经经地做隐士,也招不致司马家的记恨的。昭君本也会老去,变成“闲坐说玄宗”的一个白头宫女。可就是命运无意中抛下一个机会,于是他们的悲喜剧就在一代代人们的口耳相传中不断上演着,周而复始。

    锦衣夜行的反义词是什么呢?是应项羽原意的“富贵归故乡”吗?还是更为夸张和普遍些的天下皆知?也许真正到了那时,我们向往的是有人相识有人陪伴,是在夜半孤寂的时候,有一只温润的手掌覆住自己的,紧紧相握。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