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皇后,是法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一位皇后。一方面,她美艳动人,惹人怜爱,令男人神魂颠倒;另一方面,她放纵任性,奢侈无度,常常一夜就将自己一年的皇后年金挥霍一空。其夫路易十六也对她放任娇纵,令国家债台高筑,法国民众都称她为“赤子夫人”。尽管臭名昭著,但在我眼里,她却是一个可悲之人。
玛格丽特从奥地利出嫁的当天,如同全天下所有的女儿,清晨醒来,她仍是母亲的小女儿,天真可爱,美丽无邪。但是,生为皇室女儿已经注定了她的命运,她将嫁给法皇的孙子,成为两国联姻的一份子,而目的是在欧洲缔结联盟。来到两国交界之地,遵照着法国皇室的传统,她务必离开祖国的一切,包括身上的衣装,哪怕是一丝一缕。于是她与朋友分手,于是她离开心爱的小狗,于是她赤裸着走入法国,走入皇室。
她那么美丽,那么天真,满身都是无法抵抗的魅力。在歌剧院,不明规矩的她公然当场为演员的精彩表演鼓掌。即使在众人异样的目光之下,她依然不为所动,坚持鼓掌。最后,在路易十六的带头下,满场观众也打破陈规,为演员喝彩。可见,最初的玛丽为充满繁文缛节的法国皇室打开新的气象,如同一缕温和的清风吹进这个已经满是腐朽气息的巨大殿堂。
可惜,无人明白,她是那么无助。整个皇室都在冷眼看她,每个人都在窃窃私语。路易的确爱她,但他也爱打猎,也爱制作各种锁具。可惜,无人明白,她是那么恐惧。路易爱她,但结婚多年迟迟未能诞下一名皇子或公主,而对皇室来说,子嗣又无比重要,没有子嗣的皇室婚姻是能够随时解除的。母亲时时从奥地利写信来,向她叮咛着,催促着,警告着。她,代表整个奥地利;她的地位,决定着奥地利在整个欧洲的政治走向。此时的玛丽,已是承担着来自两方的压力,快喘不过气来了。而真正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皇弟与弟媳先于她与路易有了皇室的第一名后裔。
舆论铺天盖地,玛丽彻底放弃了。她开始整日沉溺于美食、舞会、珠宝、服饰之中。她离开了她的职责、她的祖国、她的法国还有她的臣民,无视了母亲一次次的提醒甚至远道而来的长兄,在宫殿中日日欢腾,用无休无止的赌博、喝酒、挥霍放荡来麻痹自己,用表面的繁华和热闹填埋内心的空虚寂寞,宣泄内心的压抑和不满。
尽管不久之后,她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孩子,也终于体会到了责任和义务,但这一切未免都太晚了。她过去的肆意挥霍早已使国库日益空虚,无能又平庸的路易十六又采纳大臣的建议——提高赋税以充盈国库。但这隐藏着被深埋已久却已有腾起之势的民怨。人民是劳动的主体,却没有任何权利,被日日享受的贵族肆意剥削和压榨,试问,谁又意能平?终于,法国大革命爆发。在一阵无用的抵抗后,路易十六和他的皇后玛丽便被推上断头台,结束了他们短暂的一生。
可叹玛丽的一生,也曾如白玫瑰一般绽放,却是殒命在那无情的铡刀之下。
此文中玛丽的一生的版本源自电影《绝代艳后》。最初吸引我的是影片中精良的服装造型,但后来细细品味,再结合百度百科的其他版本,却是理解了导演的良苦用心。也许玛丽是幸运的,母亲是女皇,而父亲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一任国王,从小含着金汤匙长大,无忧无虑;但玛丽同时也是不幸的,身为公主,便没有自由选择爱情的权利,成为母亲政治上的一枚棋子,一枚有利用价值的棋子。玛丽可悲在很长一段时间中由于娇生惯养而抛却了责任,为她悲惨的结局埋下了祸根。但她勇敢和执着的品格确是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相信,人性本善,可叹世间的风云变幻,终是让一颗真心染了风尘。
Comments | NO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