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孤独的外壳

发布于 2021-02-16  381 次阅读


      我从小就是一个敏感的人。

    比如看表演,尤其是看杂技表演,完全没有旁人的欣赏愉悦之心,总是提心吊胆,害怕表演者突然失误,更害怕看到失败后观众遗憾嫌弃的表情。那时的自己,明明身为观众,却往往比表演者本人更为紧张。

    又如过年过节亲戚之间互相串门,每逢家中长辈迎接客人并示意我问好时,我总是感到极为不适。若其态度亲热,反而会令我更加局促。倒是在来者神情冷淡的情况下,我却能坦然自若地应对,回以同样冷淡的态度,然后继续埋首于自己的事。

    甚至于长辈给我压岁钱的时候,不知为何,我从来没有普通孩子拿到钱的欣喜若狂。我诚惶诚恐地收下。嘴里还含糊不清地道着谢,随后却会感到一丝不安和怅然。我在担忧什么?又在怅然些什么?我不知道。就算是受宠若惊,照常理说也不应该出现在我身上。因为在长辈眼里,我算是家族这一辈里最有出息的了。

    总之,就像一切敏感的人一样,我不断地吃着敏感的苦,却始终无法放下这份敏感。

    也许是从小到大在社会氛围的熏陶下,又亦或是出于人本性的那点知恩图报,从小在长辈面前我总是尽心尽力地扮演一个“好孩子”的角色。当然,在旁人看来,这是在自然不过的事了,可问题就在于,我自己却是受着激烈的冲突。说实话,在孝敬长辈的时候,我清楚地认识到我的虚伪,我只是表面上迎合着传统或是天经地义的礼教。因为这时我感受到的并不是真正融入一个家庭的归属感,更多的竟是拘束感与失落感。可与此同时,我内心却又是真心地希望我是从心底孝敬他们的。但真的很奇怪,无论我再怎么努力,我甚至都无法将我的内心意愿和意识统一起来。我就是怀着这样矛盾或是说分裂的心理成长起来的,直到今天,这一层阴影还一直挥之不去。也许,只要有一天这样清醒的认识,就会有一天无法统一吧。真正能做到内心一致的人,是不会有这样的困惑的。

    我一直在想,一直在想。为什么无论在怎样的场合、怎样的时间说着怎样的话,总感觉自己被包在一层纤薄却又密不透风的虚伪中呢?我微笑着,彬彬有礼地向每一位来宾打着招呼,他们也同样微笑着颔首致意。我看似自如地穿梭在人群之中,不时应接着别人的话头议论一二,各种应酬话、客套话喷涌而出……可这,可这哪里对呀?越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到人群之中,我便越是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虚伪。真的太累了。在这密密麻麻的交往中,又有多少是真心的呢?这层虚伪外壳就是人的保护伞啊,那么多的摩擦碰撞,没有它,人必定鲜血淋漓。于是再也忍不住了,只想一个人远远待着,这样便可以不必看那些好的坏的愉悦的悲哀的刻薄的谄媚的脸色。人只有和自己对话的时候,才有力量撕开这层外壳吧,因为这是由内而外的力量爆发。可待久了。却又被不可避免的孤独所笼罩,又不可避免地回到了喧闹的人群中,说着笑话,迎合着别人,妄想用虚假的欢乐来麻醉自己。在滚滚红尘中,谁又会听到一颗孤独的心所发出的绝望呐喊呢?

    自己真是太害怕孤独了吧。

    孤独是更可怕的东西啊。人可以忍受虚伪,但人无法忍受孤独,一颗真正孤独的心该是多么的苍凉无助啊,世间一切喧嚣都离他而去了,等在他面前的唯有无底深渊。在无尽的坠落中,无声无息。这样的心,注定会走向脆弱,走向毁灭。

    于是,我终于明白了,我们明知自己虚伪地活在人群中,明知可以真正摆脱禁锢而活出自己心中真正所想的样子,可我们终究不能够。因为,如果人真的那样做了,那人便也不仅仅成为人,而是神了。可是人无法承受神的极致孤独,于是人便退而求其次,转而投入到虚假的欢乐中去了。然而到最后,人自以为与众人够亲密了,可谁又知道,他们的心隔得有多遥远。

    人本孤独,但人又不希望自己孤独。所以,我们戴上了面具,却妄想在最后让面具变成我们自己。不过,人的确虚伪地活着,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谁又能说这有什么错呢?或许,这就是人该有的样子吧。夹在兽与神之间的人,似乎永远也跳不出这个怪圈了。我们无需纠结太多,眼下最重要的是就是,好好活下去。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